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怎样确定?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进行计量,具体确定方式依据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购入固定资产:
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如进口关税)、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如果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2.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将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这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等,并计入增值税和其他税费。
3.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即以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确认固定资产成本。
4.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在某些情况下,如租赁合同规定了计租率,可以用租赁期限乘以协议的总租金,再加上其他与租赁资产有关的税费来确定其入账价值。但通常,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会包括租赁协议确定购设备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
5. 原有固定资产改建扩建:
应同时考虑原有固定资产和改建扩建设备的价值,即把原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改建扩建设备的实际成本按照一定比例相加,再加计税费来确定其入账价值。
6. 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如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按照市场价格取得时应支付的现金价值,加上与非现金资产有关联的税费和其他费用来确定其价值。
以非货币易换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市场价格估价,如无法确定市场价格则应当根据资产使用方为取得该资产而应当支付的金额或其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
在确定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会影响折旧的计算,从而影响账面价值的确定。
如果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就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这也会影响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不同取得方式下的具体规定。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