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地政课堂地理答疑【中考地理】等高线专题——等高线判读技巧

【中考地理】等高线专题——等高线判读技巧

更新:2025-02-22 03:35:06编辑:admin归类:地理答疑人气:148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需要对等高线的海拔高低、河流的流向进行判断。方法是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

常言道:水往低处流。河流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是由数值大的地方流向数值小的地方。


【例题】


图中山顶甲与山顶乙相比,哪个海拔高?河流的流向是?




 点击下方空白查看答案 




【答案】山顶甲海拔高于山顶乙。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数值代表海拔。图中两条等高线之间相差100米,即等高距是100米。山顶甲的海拔在600~700米之间,山顶乙的海拔在500~600米,所以山顶甲海拔高于山顶乙。水都是往低处流的,A处海拔是300米,B处是100米,河流由A流向B,自东北流向西南。


  










【专题讲解2判读坡度陡缓】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小,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例题】


图中,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



 点击下方空白查看答案 







【答案】B点到山顶C登山线较陡。

【解析】从B到山顶C,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小,等高线密集,坡度比较陡;而从A到山顶C,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大,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可以判断出从B点到山顶C登山线较陡。



  













【专题讲解3判读山脊山谷】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是山脊,因此“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例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①②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点击下方空白查看答案 




【答案】①是山脊,②是山谷。

【解析】图中,①处等高线由海拔500米向海拔100米处凸出,可判定是山脊;②处等高线由海拔100米向海拔500米处凸出,可判定是山谷。所以①的地形部位是山脊,②是山谷。




  











【专题讲解4 判读山顶盆地】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当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可判定为山顶,且一般用黑色三角形表示。等高线闭合,当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可判定为盆地。


【例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丙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点击下方空白查看答案 


【答案】甲为盆地;丙为山顶。

【解析】图中,甲村庄的等高线是闭合的,并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丙地中,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并且有黑色三角形,则为山顶。



  












【原创题目】


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学生在暑假举行一次亲子活动----拥抱大自然。王超带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到某景点参加这次活动,下图是为每个家庭准备的该景点的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1~3题。


1.在该景点的图中,有甲、乙、丙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拔最高的是丙          
B. 乙地海拔在500~600米    
C. 海拔最低的是甲          
D. 甲地比乙地海拔高

2.在进行亲子活动的过程中,王超一家对该景点的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正确的是(    )
A.在A虚线有一条河流              
B. 在B虚线可能发育有一条河流  
C. 丁处海拔比乙处低                
D. 八达岭长城大致沿着山谷线

3.各家庭要沿着C、D两条登山线路到达八达岭,从安全角度出发,各家庭需要选择一条比较容易爬山的路线登顶,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点击下方空白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1. D。读图可知,每两条等高线相差20米,甲地的海拔在740~760米,乙地的海拔在560~580米,丙地的海拔在680~700米,故海拔最高的是甲地,海拔最低的是丙地,甲地海拔比乙地高。故选D。
  2. B。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是山脊,向海拔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一般在山谷会形成河流。A虚线为山脊,B虚线为山谷,此处可能发育有河流,故B对。丁地海拔是640~660米,乙地的海拔在560~580米,丁地比乙地海拔高。从图中可知,八达岭长城大致沿着山脊线。
  3. C登山线比较容易爬到山顶。从等高线图中可知,D处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较小,等高线密集,故坡度较陡,比较难爬;而C处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较大,等高线稀疏,故坡度缓,比较容易爬。


  












获取更多资料
    关注下方二维码

|标签:备战中考  方法指导  技能训练  升学辅导   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优质内容,供读者免费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内容 招字组词怎么读、怎么念、怎么拼音、和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