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地政课堂地理答疑2023中考倒计时!铜陵十中名师洪婷精选地理复习策略和答题技巧!

2023中考倒计时!铜陵十中名师洪婷精选地理复习策略和答题技巧!

更新:2025-02-23 11:33:21编辑:admin归类:地理答疑人气:26

备战中考·铜陵十中名师系列讲座

一年一度的中考马上就要来了,铜陵市第十中学联合铜陵网给大家准备了“名师系列讲座”,分享复习技巧,给考生们梳理复习思路,希望在考前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第八课 地理


洪婷

洪婷 十中地理教师,获得2022铜陵市优质课二等奖

中考地理复习策略和技巧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铜陵市第十中学的地理教师洪婷。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借助本次活动平台,和大家分享关于中考地理的复习策略和答题技巧。

在复习阶段,同学们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纵观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地理中试卷,基础题占70%左右。因此,同学们要把有限的复习时间放在基础知识的回归复习上,在梳理教材的同时,应对照考点,做一些相关的练习,练习之中最好多穿插地图训练效果更佳。

二、重视教材中的图表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地图去记忆、复习,尽量将所有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去。

通过开历年地理中考试卷,不难发现有50%以上的试题涉及读图问题,这也是地理的学科特点。我们从每年的地理中考试卷中的图可以看出:有的图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图上的信息寻找答案;有的图是一个背景,围绕该区域可以组成一系列问题;有的图故布疑阵,设立陷阱,等我们往里跳;有的图"羞羞答答",含含糊糊地暗示让我们绞尽脑汁寻找它的"庐山真面目";还有的无图考图,需要做到心中有图。

三、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学无定法。我们可以尝试下面几种复习方法,力争提高中考复习效率。

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重点知识内容。对于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总论来说,把"厚书变薄书"就是把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基本原理;而对于区域地理来说,就是归纳区域地理的典型特征。例如,大洲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亚、欧、非三大洲的典型特征,亚洲:"大(面积最大)、杂(地形、气候类型复杂)、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季风气候显著)";欧洲:"平(平原为主的地形)、白(白色为主的人种)、富(经济水平高)、海(海洋性气候显著)";非洲:"高(高原为主的地形)、黑(黑色人种为主)、穷(经济落后)、热(热带气候为主)"。这样,既突出了区域特征,大大减轻记忆负担,还让同学们觉得耳目一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联系地图,理解记忆。地图是集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于一体的特殊载体,掌握了地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从心理学角度讲,图形比文字直观、好记。可以说,联系地图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复习方法,一张地图可以把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其上。比如,以中国地理中的重要分界线为例,可以在中国轮廓图上几笔逐一画出以下内容:

(1)400mm等降水量线;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3)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

(4)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南方和北方分界、水田和旱地分界、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的分界、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

(5)地势的一、二阶梯和二、三阶梯分界线等。再如,复习中国地理知识时,可参阅的地图有: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会了如指掌。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图也不能忽视。比如,地理景观图、地形剖面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熟悉这些图形在试题中的特点和解法,是取得中考高分的必备。

在答题方面,答题技巧是建立在良好的基础知识之上,让你少犯低级错误,保障你能拿下的题都得分,拿不下的题大概率撞的到分,有了基本的答题技巧,考场上也不容易紧张。初中地理中考题目较容易,但涉及基础概念不少,如何在答题中正确使用,显得非常必要。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睁大眼睛看题目”:就是要认真审题。审题除通览题目,看懂题意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要遗漏题目文字或图形中的边角位置不醒目的内容(如指向标箭头、地图比例尺等);二是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这些关键字句往往是分析问题和解答题目的重要条件(如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对……的评价等)。审题要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选择题组——“擒贼先擒王”:地理选择的特点是一图带多题,而这一组题是有关联的,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当第一道题难度较大难以得出结论时,不要着急,我们完全可以先跳过这一道,先做其他题目,大多时候我们能从其他的题目中得到启发。

3.大胆使用“排除法”。有些题干较难看懂,但通过看选项,用排除法能选出答案。在序号组合题中“排除法”特别好用,明显正确的必须选,明显错误的排除,两头一夹击,正确答案很容易找到。

4.沉着冷静,认真检查。对开始没把握的题目做好标记,回头再从新看题。当再次回来,依然解决不了问题时,不防在认真看一遍题目,从题头的小字,到图文的注解,一定会得到提示或者启发。

综合题答题过程

1.第一步审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准备用。

2.第二步审问题:通过题目中的问题,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题框架系统。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3.第三步语言表达:用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逐项表达。在表述中要切忌使用口头语言,多使用地理语言答题,答案不在长,关键要答中要点。

4.第四步检查答案和条件:看所给条件是否用上了,与答案进一步对应补充。

5.语言要简洁,要按要点答题,联想课本相关内容,答中要害。如“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你就要快速联想到课本上讲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结合长江三角洲的实际,言简意赅的按要点答题。

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如方向表述,不能用“上下、左右”,而应该用“东西南北”;如“夏季气温低,日较差大”,写成“有点凉快、舒服,也有点冷”,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没有分。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通过扎实有效地训练,将知识上升到技能技巧,为接下来的中考打好基础,相信2023年的中考,大家一定会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名师之声公益课程入口


公益课程时间

学科 时间 5月16日 语文 5月18日 数学 5月20日 英语 5月22日 物理 5月24日 化学 5月26日 政治 5月29日 历史 5月31日 地理 6月2日 生物

主办:铜陵市第十中学

媒体支持:铜陵网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resist 是什么意思 读音 用法 例句 同义词 反义词 词源 cyedu.org when 用作并列连词的权威依据有人说下面句子中的 when 是并列连词:I was leaving the office when the telephone rang. 关于when用作并列连词的说法总感觉很奇怪,并列连词不是 and, or, but 这些吗?怎么 when 也用作并列连词了?这有权威依据...

猜你喜欢

更多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