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学不好地理?一线名师告诉你真正原因!
很多学生都问过我:
地理怎么学?
我平时学的很认真,但是分数还是不理想,为什么?
区域地理怎么学?地图怎么背?知识点怎么背?
这些问题,王老师其实解答了很多遍,可是懂了一波,另外一波没听过的很多同学仍然是不会。所以我打算写这篇文章,希望对诸位中考学子有所帮助。
01
学地理不能死记硬背
在考试试题越考越灵活的今天,还仍有一大群亲们学习时候在死记硬背,有的甚至背的是什么自己都不知道,真的挺可怕的!
首先我要说这种学习方法是比较愚蠢的,也是很低效的,根据新课标对大家的要求,是培养考察大家的地理思维能力,是要求大家做到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而不是学死了。
我给大家说一个切身的东西,我们在讲河流治理时候讲过一个河流叫田纳西河,可是我们平时练习册上的题、考试的题,试卷里会考田纳西河吗?不会的,一般都会考什么长江黄河,现在长江黄河都考恶心了,考什么?任意一条河流都可能出,比方说给就给你个经纬网不给其他条件就问你,A河B河,R河Q河的河流水文特征,或者直接说读图,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或者南方地区某河流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你只是把田纳西河背会了,考试时候考你的是热带雨林地区河流,考你A河B河,R河Q河,你认为这道题能给你多少分是吧,那么大家要说了,那我们学田纳西河有什么用?平时考试为什么这么考?所学的知识和考题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这就是没有理解“学”的意思了,其实我们这里的学不仅仅是要学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这类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方法。
知识只是个载体,引导出来分析方法才是我们要真正学的,否则你背会一个不去分析,这个你是可以了,但是给你个区域你照样不会。
为什么?不正是因为你都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只会盲目的背,不去分析不去总结,凭借着自己的记忆真的能学会那浩如烟海的知识吗,岂不是很悲哀的一件事?这不就是大家的现状吗?
所以大家要会学习,才能学好习。我们应该学的是老师讲的各类问题的分析思路方法。例如就田纳西河为例子,我们应该学的是河流应该从它的水位高低,水系特征,流量大小,流速大小,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汛期枯水期时间及长短,水能蕴含量大小,航运价值,河流补给类型等等方面去分析。
如果每个地区你都按照这个去分析,想想你只要基础不差,再加上会分析会定位,这分得来难道是件很难的事情吗?总比咱们死记硬背要高效的多吧!所以学会了分析方法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
河流分析如此,其他问题其实也是如此,不要觉得文科只是背背就能考高分的,抱有这种态度的人往往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02
要学会看地图,而不是背地图
有的人读完了我第一段话,知道如何学习了,但是接下来又问一些问题,例如:地图用不用背呀?地图怎么背呀?背那些重要的经纬网有用吗?背地图有哪些技巧方法?怎么才能最快的背会地图呀?地图太多了根本就看不完呀?怎么读图呀,怎么培养读图能力呀,我感觉一看地图就看不进去和看天书似的?
其实这又是大家的误解,地图这个东西也不是背的,我认为应该是多看,去熟悉,而不是像有的人说去背经纬网,北纬30度经过什么什么,东经60度经过什么什么的,背的自己恶心了、吐了都不知道自己背的是什么,再有这样背下去的倘若高考试题不给你经纬网只给你个轮廓怎么办?
所以地图也不是死记硬背的,地图应该怎么去学?怎么去看?每天你可以看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慢的例如看个日本朝鲜半岛啥的,快的可以看东亚东南亚南亚。每天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10分钟就差不多,利用一个课间或者闲散时间,自习时间去看,两三天攻克一个区域,每次看都在脑海里蓄存起来,慢慢的脑海里储存的多了你就熟悉区位了,熟悉位置了,当然看地图时候你不能死盯着去看。那么,应该如何去做呢?
看一张地图,就应该去思考去看这个图里有什么地理事物并找出来,因为考试的时候地图图文类的题占了半壁江山,所以我们考试前应该掌握的一个技能就是读图。但是大家往往欠缺的、掌握不好的恰恰就是读图分析能力。那么,如何去读图,怎么培养读图能力呢?
我建议大家刚开始时候看图时候,拿个本记下来你看出来的地理事物,可能刚开始看时候读出来的少一些。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图能力很差,也可以把自己读出来的找老师或者学霸看,让他们指点你一下哪里没看出来,然后去反思总结,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自己没有分析出来,下次争取改变一些。
每一天都在训练每一天都进步一点,这样慢慢的你的读图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只要坚持一个月最多三个月你就可以把读图能力训练的很棒,在碰到题分析起来就不会太费劲了。
03
关于答题思路的构建
平时我们在做题时,就应该逐渐将我们的答题思路拓展开来,使之真正的变成沟通所学知识与高分的桥梁。
我们在学习地理时候,其实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人或者我们熟悉的事物,这样更便于我们的理解,比方说,我们学习环境退化时候就可以想到我们人类工作,我们人类工作学习需要休息,休养生息才能更好的学习工作,否则就会导致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之后我们就会产生身体问题,甚至进而过劳死,人类不休息都不行,更何况大自然。
大自然和人类是一样的有自身的修复能力,如果你一直开发,不去让其休息,他也会出现问题---即环境问题环境退化,再加剧就会出现更佳恶劣的问题,这和人类其实没什么区别的,所以我们可以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拟人让它活灵活现的出现你的面前,方便自己理解。
最后我想说一个问题,有的同学觉得地理特别抽象、和生活没太大关系,但我想说,生活之中处处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例如阴晴冷暖,昼夜更替,日长日短,抽洗脸池子按钮的旋转,冬夏季节影子长短等等,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地理就在我们生活中,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好地理其实真的不难,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
有需要的同学和家长
可接下方步骤领取
怎样获取打印版?
知识干货
◆【初中地理】75个常考简答题,拿下满分拿靠它!
◆【中考冲刺必备】历史评价高频考点总结,初三生想拿高分一定要看!
◆【全网首发】2021中考历史4月模考试题+答案解析,免费下载!
◆【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考易错点判断正误汇总,背熟一分不扣!
◆【地理】经典试题(含答案),初二初三生必看!
中学生必备的几个公众号推荐给你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领取更多学习资料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