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地政课堂地理答疑多得10分!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细读!

多得10分!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细读!

更新:2025-02-24 15:09:04编辑:admin归类:地理答疑人气:14

●“情境+知识型的试题:试题材料相对复杂, 所占比重较大,有一定难度。此类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在深度解读试题情境图文材料的基础上,迁移运用原理性、规律性等结构性知识,运用地理学科思维(晨昏线、太阳辐射的昼夜差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地球表层大气的垂直分布差异等)建立知识联系并通过判断与选择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启示:此类试题既体现了命题专家的学术研究思维,也是地理科学问题研究范式的具体体现。结合问题情境中的数据材料与圈式表征结果,运用地理学科思维解决具体地理问题。

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图所示的是202011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21.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         

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

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         

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

22.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对流旺盛          B.逆温增强               

C.暖锋经过          D.冷锋过境

【答案】21A    22D

【解析】21.由材料可知,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水汽不会凝结。读图2可知,1814时一20时气温达到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汽饱和形成降水,且风速逐渐增大,应为风雨交加;同时在1820时左右,离地2m气温开始逐渐低于0℃,降水容易以固态的形式呈现且气温依旧达到露点温度,在此阶段经历了大风、降雨、降雪且持续降温过程,因此天气变化依次为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此地位于我国吉林省,且在1814—1920时经历了降水、大风、降温等一系列天气现象,此时为11月中旬,故最有可能是冷锋过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浙江省温岭市制鞋业发达,Z镇是该市最大制鞋基地,其制鞋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该镇制鞋业趋于更加灵活化。图示意Z镇制鞋业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23.电商的发展对该镇制鞋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   

A.制鞋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提高             

B.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市场扩大

C.生产更加集中、营销渠道稳定             

D.制鞋工艺更加标准化、统一化

24.进入智造型阶段,该镇制鞋业最显著的变化是(   

A.原料汇聚及供应渠道增多                    

B.加工生产及供货周期变短

C.研发设计及服务水平提高                    

D.成品库存及集散能力增强

【答案】23B    24C

【解析】23.制鞋技术的提升是生产技术提高带来的结果,与电商的发展无关,A错误;电商的发展对该镇制鞋业的影响更多为扩展了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扩大了销售市场,使生产要素的联系更为紧密,流动速度加快,B正确;电商的发展对生产集中度的影响较小,C错误;制鞋工艺的标准化、统一化与生产技术和公司的管理有关,D错误。故选B

24.智造过程通过自动化装备及通信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可以有效提高研发设计及服务水平,C正确;材料信息明没有体现原料汇聚及供应渠道、加工生产及供货周期、成品库存及集散能力的变化,ABD错误。故选C

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20195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25.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

26.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ACO2量减少                                         

B.空气温度降低

C.大气越稀薄                                         

D.人类干扰越小

【答案】25A    26C

【解析】25.由图b可知,此时长沙位于晨线西侧,处于夜半球,而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夜半球处于背对太阳状态,近地面无法接收到太阳辐射,因此近地面太阳辐射接近于零,CD错误;此时长沙位于晨线附近,随着海拔的升高,接收到太阳辐射的区域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应呈现增加的趋势,B错误,A正确。故选A

26.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太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吸收、散射、反射。白昼期间气球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海拔逐渐升高,大气变稀薄,空气中的尘埃分子减少,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削弱作用变弱,故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多,C正确;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与CO2量减少、空气温度降低、人类干扰减小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A.淡水湖、下渗   B.淡水湖、蒸发        

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

28.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A.狭长湖盆           B.断流河道               

C.古冰川槽谷        D.泥石流通道

29.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

【答案】27A    28B    29A

【解析】27.材料信息表明,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说明注入①②③的河流原来与南侧高地南边的河流连在一起,后地层抬升而在地表分开,但①②③的湖泊水可能通过地下水与南侧河流相连,通过下渗方式输出湖水和湖水中所含盐份,因此盐份不会在湖泊中积累,从而形成淡水湖,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8.结合湖及其所属水系可推测,原先①②③湖泊及其水系为南部河流的上游河段,由于南侧地区形成新的分水岭,湖泊南部河道发生流向改变,后因无水流汇入,造成断流,故B正确;如果是狭长湖盆,堆积物应该比较细小,而①②③南侧高地上谷底存在卵石堆积,A错误;如果是冰川或泥石流,则堆积物应该大小不一,杂乱无章,故排除CD。故选B

29.由上题分析可知,MN一线形成新的分水岭,造成①②③湖泊南部河道改向,故该处应为断裂带,且MN一线南部地势相对抬升,形成分水岭,北部相对沉降,积水成湖,A正确,B错误;如果发生褶皱,不会保持原有的水系形态完整,排除CD。故选A

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

31.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32.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答案】30A    31A    32C

【解析】30.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为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所以选A

31.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影响下易形成降水,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会向东移动,A正确,B错误;东坡为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所以选A

32.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加,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随着山体升高,高差增大,对盛行西风的阻挡加强,降水增多,流水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趋于平衡,使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下表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纬度

35

68

911

122

总计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0°~30°N

0

0

0

0

0

0

0

1

0

1

30°~40°N

5

24

25

21

0

1

3

12

33

58

40°~50°N

132

151

10

12

 1 

5

27

49

170

217

50°~60°N

34

22

3

5

0

0

3

7

40

34

60°~70°N

16

1

0

6

1

0

0

1

17

8

33.下列地区中,融雪洪水灾害多发的是(   

A.尼罗河流域     B.中南半岛               

C.北冰洋沿岸     D.亚洲中部

34.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春季地表积雪较多  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 

秋季气温低于春季  ④ 秋季雨水少于春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5.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               

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

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               

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答案】33D    34A    35C

【解析】33.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主要分布在30°~60°N的中纬度地带,以40°~50°N最多。尼罗河流域、中南半岛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带,排除AB;北冰洋沿岸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带,排除C;亚洲中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较寒冷,多高海拔山地,冬季有大量积雪,春季升温快,因此多融雪洪水灾害,D符合题意。故选D

34.表格数据表明,春季的融雪洪水灾害频次远大于秋季,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冬季积累,春季地表积雪多,且春季处于升温趋势,容易产生融雪洪水灾害,而秋季经过春夏季的融雪,地表积雪少,且秋季处于降温趋势,不容易产生融雪洪水灾害,符合题意;秋季气温不一定低于春季,秋季雨水不一定少于春季,且雨水多少与融雪洪水灾害出现关联度不大,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故选A

35.混合型洪水是雪面雨水与融雪洪水混合形成,雪面雨水带来热量并冲击积雪,使得积雪消融速度快,混合型洪水水量大,水位高,因此破坏力更强,C符合题意;表中数据表明,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但频次高并不能表明单次洪水的破坏力强,排除A;雨水和积雪融水均为液体状态,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流动性差异不大,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两类融雪洪水中均有冰凌和融冰,排除D。故选C

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红树种子的传播受盛行风、洋流等影响。图为环南海区域红树物种数量分布和夏季红树种子传播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6.巴拉望岛红树物种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温度较高                                    

B.河口和滩涂少

C.洋流影响较小                                    

D.火山和地震多

36.夏季红树种子在图中虚线段海域传播规模小,主要是因为该段海域(   

A.西南季风受阻                                    

B.离岸风影响大

C.洋流推力减弱                                    

D.潮间带面积小

【答案】36B    37B

【解析】3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巴拉望岛位于环太平洋第一岛弧链上,为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岛屿,整体地势较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巴拉望岛岛屿南北狭长、东西较短,河流和滩涂欠发育,淤泥质潮间带面积较少,不利于红树林的生长,B正确;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海水温度较高,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巴拉望岛位于红树种子传播路线上,说明洋流对其影响较大,C错误;火山和地震对红树林影响较小,D错误。所以选B

3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虚线海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在该地为离岸风,来自海洋的红树种子不能在潮间带着陆,所以在该地传播规模较小,B正确;该地中南半岛南部地势较低,西南季风受到的阻碍较小,A错误;洋流的推力没有减弱,C错误;该地沿海地区以平原地貌为主,潮间带面积较大,D错误。所以选B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3年高考地理综合题和选择题的应考策略!转给高三学生!高考地理审题规范和答题思路集锦 工会经费计提分录怎么做?

猜你喜欢

更多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