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和个税的关联的基数如何计算
社保和个税的关联基数主要基于职工上一年度的工资收入来计算。以下是详细的计算方法及其关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社保基数的计算
社保基数是计算社会保险缴费的基础,其计算公式主要根据职工的工资收入来确定。具体规则如下:
当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时,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社保缴费基数。这是为了避免过高收入的职工对社保基金造成过大压力。
当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时,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社保缴费基数。这是为了保障低收入职工的社保权益。
职工工资收入在上述两个阈值(300%至60%之间)的,则按实际工资收入申报。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来确定。
二、个税的计算及其与社保基数的关联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涉及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等因素,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与社保基数有一定的关联。具体步骤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工资薪金所得减去“五险一金”(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再减去个税起征点(目前为5000元)。这里的社会保险费就是基于前面提到的社保基数来计算的。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进而计算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社保和个税的关联基数主要基于职工上一年度的工资收入,并受到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限制。在计算个税时,需要扣除基于社保基数计算得出的社会保险费。这样,社保和个税在基数计算上形成了一定的关联。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