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常用的四种折旧方法是什么
会计常用的四种折旧方法分别是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以下是这四种方法的详细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平均年限法
也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与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无关。
计算方法: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使用年限。
2. 工作量法
根据固定资产原值以及其工作量特性计算出每期折旧额,累计后统一计提折旧。
适用于工作量在不同年度差别较大的固定资产,如汽车等。
计算方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将折旧的期限分成多个相等期次,每期按原值的双倍余额折旧,并累计计提折旧。
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适用于一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企业,如医药、汽车、电子、化工等生产企业。
计算方法:年折旧率 = 2 / 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考虑净残值) × 年折旧率。
4. 年数总和法
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
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
计算方法: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年限 /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 100%;年折旧额 = (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这四种折旧方法各有特点,企业在选择时应考虑其经济特点、投资收益现金流量变化以及会计准则要求,以保证折旧计提的合理性。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