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核算方法下折旧与摊销的计提
折旧与摊销的计提在不同的核算方法下具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以下是关于不同核算方法下折旧与摊销计提的详细回答:
折旧计提方法
1. 直线法(平均年限法)
定义: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到预计使用年限中,从而得到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额 = (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预计使用年限。
2. 工作量法
定义: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来计算折旧额,适用于那些使用量不均匀的固定资产。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或根据具体工作量分摊计算,如第一年折旧额 = (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第一年工作量 ÷ 预计总工作量)。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定义: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不考虑预计净残值,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折旧额,但在最后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公式:年折旧率 = 2 ÷ 预计使用年限 × 100%;年折旧额 = 年初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4. 年数总和法
定义: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公式:年折旧额 = (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年限 ÷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 100%。
摊销计提方法
摊销主要用于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等,以及长期待摊费用,如装修费等。摊销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通常按照资产的受益期限平均摊销。
平均摊销法: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采用此方法,即按照资产的受益期限将无形资产的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个受益期。
折旧与摊销的计提方法因资产类型和核算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折旧主要针对固定资产,摊销则主要针对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选择合适的折旧与摊销方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