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固定资产是否减值
测试固定资产是否减值,主要需通过以下步骤和方法进行:
1. 判断减值迹象:
公司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这些迹象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法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资产产生不利影响;市场利率提高,影响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企业计划终止或重组该资产所属的经营业务、提前处置资产等。
2. 估计可回收金额:
当存在减值迹象时,公司应估计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可回收金额根据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3. 比较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
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可回收金额进行比较。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可回收金额,则表明资产已经发生减值,公司需要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回收金额,减记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4. 执行减值测试的具体方法:
减值测试的具体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资产的性质和可获得的市场数据等因素。
在执行减值测试时,公司应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准则——固定资产》等。
5. 记录和报告减值损失:
一旦确定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公司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记录和报告减值损失。这通常涉及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6. 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
在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时,公司还需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资产的损坏、过时等;外部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进步等。
测试固定资产是否减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公司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遵循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具体的判断和决策。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