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并抵销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合并抵销处理主要涉及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发生减值时的会计处理。以下是详细的抵销处理步骤:
一、初次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1. 当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购买企业的账面价值,但高于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后计算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时:
从购买企业个别会计报表的角度看,会按固定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确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但从合并会计报表的角度看,随着内部购进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销售利润的抵销,该固定资产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金额应为抵销未实现销售利润后计提累计折旧计算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需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进行抵销处理时,应按购买企业本期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或“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2. 当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后计算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时:
相对于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后计算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固定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的部分而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论从购买企业来说,还是对整个集团来说,都是必须计提的减值准备。
进行抵销处理时,应按购买企业本期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中,内部购进固定资产本期期末账面价值高于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后计算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1. 固定资产减值额小于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时:
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全部抵销。如果子公司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母公司售价但仍高于母公司的实际成本,说明该固定资产并未发生减值。子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能确认,需要全部抵销。
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继续下跌,只要尚未跌至母公司实际成本,都应将减值准备全部抵销。
2. 固定资产减值额大于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时:
计提的减值准备应按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如果子公司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母公司的实际成本,说明该固定资产发生了真正的减值。
需要将子公司已计提的减值金额相当于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减值额加以抵销,而留下来的减值金额就是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如果可收回金额继续下跌或者上升,应该只确认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而将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的减值准备抵销。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销处理
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不同,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可能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企业会将其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但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由于多计提的减值准备中包含了内部未实现的销售利润,因此必须将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抵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合并抵销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