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的意思
“脍炙人口”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外文名称:enjoy great popularity
出处:该成语出自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卷十,文中提到“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另也有说法称出自《孟子·尽心下》或唐·林嵩的《周朴诗集序》。
寓意:“脍”指切细的肉,“炙”指烤熟的肉,两者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脍炙人口”原指美味人人爱吃,后来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和传颂。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用于形容诗文、事物等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造句:李白的《静夜思》一诗脍炙人口,几乎人人会背。
单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脍炙人口”成语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脍炙人口”原指美味的食物人人爱吃。
B. “脍炙人口”可以用来形容好的诗文或事物受到广泛称赞。
C. “脍炙人口”出自《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原创成语。
D. “脍炙人口”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状语。
答案:C(“脍炙人口”并非出自《红楼梦》,而是出自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卷十,因此C项说法不正确。)
财营网欢迎加入英语资料免费领取QQ群:701195935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