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师

2019年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法律基础

 2018-08-01

  第一章 总 论

  【考情分析】

  2018年本章在机考试卷中预计分值比重为8%左右,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虽非重点章节,但其中“仲裁、诉讼管辖与时效”等内容依旧会以小案例形式进行考核,需要准确理解并重点关注。

  由于《民法总则》的出台及《立法法》的修订,考生需关注“法律关系、法的形式、诉讼时效、法律责任”等考点的新增及变化内容。

  由于《民法总则》的出台及《立法法》的修订,考生需关注“法律关系、法的形式、诉讼时效、法律责任”等考点的新增及变化内容。

  第一节 法律基础

  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一、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二、法的特征(2018年调整)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注意】本质与特征,双位一体,无需区分。

  【例题·单选题】(2008年)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正确答案』B

  【例题·多选题】(2014年改)下列各项中,属于法的特征的有( )。

  A.强制性

  B.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C.规范性

  D.国家意志性

  『正确答案』ABCD

  知识点:法律关系三要素(★★★)

  【大纲要求】掌握

  法律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注意】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一、主体

  1.主体的种类

  (1)自然人

  构成: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2)组织(法人和非法人组织)(2018年调整)

  组织类型具体包括

  法人营利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企业法人等

  非营利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公办医院、学校等

  社会团体法人各类协会、学会等

  捐助法人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特别法人机关法人各国家机关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生产队

  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农民合作社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居委会、村委会

  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

  (3)国家

  【注意】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2.主体资格

  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能够参加某种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的法律资格。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1)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①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②行为能力:(2018年调整)

  无行为能力人:是指完全不能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是指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只有部分行为能力的自然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完全行为能力人:是指达到法定年龄、智力健全、能够对自己行为负完全责任的自然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注意】《民法总则》规定:“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超过”、“不满”均不包括本数。

  (2)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始于产生、终于消灭。

  行为能力:同权利能力。

  二、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权利与义务

  1.权利即权利享有者自己或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及一旦被侵犯有权请求国家予以法律保护。

  2.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3.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如:缴纳税款、履行兵役)和消极义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

  三、客体

  客体的特征:能为人类所控制并对人类有价值。

  1.物

  (1)自然物:土地、矿藏等。

  (2)人造物:建筑、机器等。

  (3)一般等价物:货币和有价证券。

  【注意】物可以有形态也可以没有形态。

  2.人身、人格

  【注意1】人的整体只能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不能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注意2】人的部分可以作为客体的“物”。

  3.非物质财富

  (1)知识产品(智力成果):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等。

  (2)荣誉产品:荣誉称号、奖章、奖品等。

  4.行为——行为的结果

  (1)生产经营行为;

  (2)经济管理行为;

  (3)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

  (4)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注意】法律关系客体的适用范围。

  类别举例适用范围

  物如土地、机器、货币、电力,不包括活人身体常见于物权关系

  行为如运输行为、给付行为常见于合同关系

  人格利益如公民和组织的名称,肖像、名誉,公民的人格常见于人身关系

  智力成果如发明、著作常见于知识产权关系

  【例题·多选题】(2015年)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的要素的有( )。

  A.主体

  B.内容

  C.客体

  D.法律事件

  『正确答案』ABC

  【例题·单选题】(2017年)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乙公司购买3台机器设备,总价款为60万元,该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

  A.签订买卖合同

  B.甲公司和乙公司

  C.60万元价款

  D.3台机器设备

  『正确答案』B

  【例题·单选题】(2017年)下列公民中,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

  A.赵某,9岁,系某小学学生

  B.王某,15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

  C.张某,13岁,系某初级中学学生

  D.李某,17岁,系某宾馆服务员,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正确答案』D

  【例题·多选题】(2017年)非物质财富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物质财富的有( )。

  A.著作

  B.嘉奖表彰

  C.发明

  D.荣誉称号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多选题】(2009年)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

  A.自然人

  B.发明专利

  C.劳务

  D.物质资料

  『正确答案』BCD

  知识点:法律事实(★★★)

  概念: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分类标准: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类别: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注意】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二)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分类标准分类内容代表行为

  行为是否合法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行为的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作出意思表示行为

  非表示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单方行为遗嘱、行政命令

  多方行为

  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补充是否存在对待的给付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

  法律行为间的依存关系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买卖+保证合同

  【注意1】人的行为并非都是法律行为。

  【注意2】请大家重点掌握“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区分,并看清题目问法。

  【注意3】法律行为的反向问法,例: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例题·单选题】(2014年)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是( )。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关系的主体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的客体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2016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约定甲公司承租乙公司一台挖掘机,租期1个月,租金1万元。引起该租赁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 )。

  A.租赁的挖掘机

  B.甲公司和乙公司

  C.1万元租金

  D.签订租赁合同的行为

  『正确答案』D

  【例题·多选题】(2016年)根据民事法律制度规定,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

  A.订立合同

  B.销售货物

  C.发生海啸

  D.签发支票

  『正确答案』ABD

  【例题·单选题】(2015年)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法律行为可以分为( )。

  A.单方的法律行为和多方的法律行为

  B.有偿的法律行为和无偿的法律行为

  C.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D.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2015年)以下属于单方行为的是( )。

  A.立遗嘱

  B.缔结婚姻

  C.签订合同

  D.销售商品

  『正确答案』A

  【例题·多选题】法律行为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作出分为意思表示行为和非表示行为,下列属于非表示行为的有( )。

  A.订立遗嘱

  B.行政命令

  C.拾得遗失物

  D.发现埋藏物

  『正确答案』CD

  【考点总结】

  知识点:法的形式和分类(★★)

  一、法的形式(2018年调整)

形式

制定机关

注意要点

名称规律

宪 法

全国人大

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 律

全国人大——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其他法律

 

××法

法规

行政法规

国务院

 

××条例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

××地方
××条例

规章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办法
××条例实施细则

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地方××办法

效力排序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提示】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

  【注意】“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不属于我国法的形式。

  【例题·单选题】(2017年)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正确答案』A

  【例题·多选题】(2014年)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规章的有( )。

  A.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B.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旅游业管理办法》

  C.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

  D.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

  『正确答案』BC

  【例题·单选题】(2017年)下列法的形式中,效力等级最低的是( )。

  A.宪法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法律

  『正确答案』B

  (二)适用法的效力原则(法律之间干架)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宪法至上原则、法律高于法规原则、法规高于规章原则、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原则

  2.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举例:《民法总则》→《合同法》

  一般法 特别法

  特别法有规定的,要从其规定,若特别法没有规定,则按照一般法来执行。

  3.新法优于旧法

  4.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殊规定不一致

  (1)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2)行政法规:国务院裁决

  (3)法律与行政法规不一致: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4)地方性法规、规章

  ①同一机关制定的:制定机关裁决

  ②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不一致:国务院裁决

  ③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

  由国务院提出意见→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适用地方性法规

  →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例题·多选题】(2017年)下列关于规范性法律文件适用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B.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C.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D.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判断题】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的规定。( )

  『正确答案』×

  (三)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

法的分类

记忆口诀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创法成不成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

根本法和普通法

内三个小子根本太普通

根据法的内容划分

实体法和程序法

内容很诚实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

一般法和特别法

小三长特别一般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

国际法和国内法

祖国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

公法和私法

目的是为了开公司

  【例题·单选题】(2011年)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是(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为依据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温馨提示:查看会计证考试网2019年《经济法基础》精讲课程,完整版讲义进入我的课程中心下载>>

  试题推荐2019年初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章节试题全套

分享到

焚题库

智能题库APP,学习事半功倍

  • 每日一练

    每日10题 天天一练

  • 章节练习

    章节梳理 脉络清晰

  • 模拟试卷

    全真模拟 命中率高

  • 历年真题

    真题试卷 自我评估

相关推荐

选择地区